海岸带研究动态 海岸带研究动态

回到完整页面
«返回

内容

我国滨海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作者:崔鹏 雍凡 徐海根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自然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一、我国滨海湿地的现状及问题

        滨海湿地是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是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屏障,对近海渔业发展和迁徙候鸟保护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近50年来我国对滩涂湿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滩涂湿地资源遭受到极大的破坏、污染、赤潮、海岸侵蚀、管理不顺等都不同程度地威胁着滩涂湿地的可持续发展。      

        填海造地使我国滨海湿地和自然岸线遭受严重影响。其中环渤海是滨海湿地丧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年)遥感调查与评估"初步结果显示,2000-2010年渤海地区围填海面积共1572.93km2,其中,2005-2010年渤海新增围填海面积1147.43km2,占全国新增面积的52.6%,围填海速度明显加快。渤海自然海岸线由2000年的921.20km减少至2010年的682.26km,减少了238.94km,占自然海岸线的25.94%。   

        围滩养殖加剧环境污染,影响生物多样性。据IUCN2013年发布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对东南亚潮间带栖息地特别是黄海(含渤海)的状况分析"报告,亚洲水产养殖业占全球约90%,其中三分之二在中国,大面积的滩涂湿地被养殖网箱和盐场占据。围滩养殖会引起滩涂湿地、海草床和珊瑚礁等生态系统的改变,海洋养殖还直接损毁野生鱼类等的产卵地和渔业资源的栖息地,影响渔业资源的更新能力。养殖饵料和排泄物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加剧了环境污染。乱捕滥采破坏滩涂植被。江苏北部东台沿海农民采挖沙蚕,高峰时每天采挖人数达500多人,采挖过程中破坏了滩涂植被,造成滩涂沙化、荒化现象严重。

        外来入侵生物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影响。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互花米草在我国广大的河口与沿海滩涂迅速引种,取得了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但也带来了一系列危害。目前,互花米草已成为我国沿海滩涂最重要的入侵植物。2003年初,原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外来入侵种名单,互花米草作为唯一的海岸盐沼植物名列其中。上海沿海主要湿地中植被覆盖的总面积为17944.74hm2,而互花米草的分布面积在不到10年(1994-2003)的时间里已达4553.37hm2,已经占植被覆盖总面积的25.4%。在江苏盐城和上海崇明岛滨海湿地,互花米草入侵后,竞争取代土著植物,占领光滩,形成单一密集的互花米草群落,造成鸟类生境和食源丧失,最终导致互花米草分布区域的水鸟种群数量明显减少。

        二、滨海湿地破坏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滩涂湿地破坏造成鱼类和贝类栖息地丧失,种群数量下降。河北滦河口适宜文昌鱼栖息的生境不断缩小和破碎化,2002-2010年文昌鱼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辽宁盘锦双台子河口区重要经济贝类资源衰退,蛤蜊岗文蛤资源已无法形成规模产量。

        重要滨海湿地鸟类种类和数量减少。根据全国生物多样性观测数据,2011至2013年的观测中,浙江沿海的围垦开发使生境破坏严重,原有滩涂及淡水水域不断减少甚至消失,越冬水鸟不断失去栖息环境及食物来源。2013年12月份的杭州湾湿地调查时,海宁东西湖观测点附近人为影响较重,而上虞中沙岛调查点的大水塘已被完全填埋,栖息地的破坏使得原本在此越冬的水鸟在种类和数量上面均有大幅度下降。天津滨海湿地鸟类红腹滨鹬栖息地大面积丧失,该物种占全球45%的种群仅依赖于渤海海域20km的沿海滩涂,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长江口及邻近水域底栖动物和浮游生物多样性下降显著。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河口区和冲淡水区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物种大幅减少;优势浮游生物的生物量增加,部分种类异常增殖发生赤潮,底栖生物生物量明显减少;群落结构趋向简单,表现为单种优势,生物多样性下降。长江河口区的浮游植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有97种,90年代末期降低至63种左右,21世纪初降至51种,与20世纪90年代初相比种类数下降了47%。河口区浮游动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有105种,90年代初仅有76种左右,减少27.6%,90年代末期仅为20种左右,21世纪初的几次调查浮游动物种类数均值为25种,与20世纪90年代初相比减少67%。

        三、我国滨海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

        鉴于围垦与填海已对近海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威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全国湿地面积不少于8亿亩,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的目标,如果持续开展规模庞大的围垦与填海计划,将使得全国8亿亩湿地保护的红线被突破,加强滨海湿地保护迫在眉睫。

        一是实施陆海统筹,强化统一监管。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建立陆海一体化环境管理体系,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建立生态保护和污染监测信息共享平台和数据共享制度。

        二是划定生态红线,严控填海造地。构建以保护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为主体的海岸带生态红线保护体系。落实《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目标,严控自然岸线保有率,加强海洋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优化保护网络。

        三是调整产业布局,实施源头治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从源头治理过度填海造地。开展滨海地区填海造地规划环评。对违法违规行为频繁发生的区域,对生态脆弱和敏感区域、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施海岸、海洋工程区域限批,暂停审批该区域内除循环经济、生态修复和污染防治以外的新建海岸、海洋工程项目。 

        四是完善监管制度,严格执法监督;摸清本底,开展保护恢复示范。加大违规围填海处罚力度;对违法填海造地的相关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将填海造地土地纳入国家土地统一管理框架。组织开展滨海湿地、海草床、河口等重要生态系统和物种栖息地本底状况调查。选择围填海典型区域开展生态、生物多样性动态监测和海岸带生态保护与恢复示范。着手建立滨海湿地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体系和海岸带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将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政府考核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