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科学信息动态-政策扫描 海岸科学信息动态-政策扫描

回到完整页面
«返回

内容

英国投资沿海经济支持可持续发展

 

 

  

 

   7月26日,英国研究与创新中心(UKRI)宣布启动总预算920万英镑的6个新的研究项目,用于研究在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同时如何保护海洋和沿海经济的未来。

   英国沿海社区、海洋栖息地和野生动物都面临着来自气候变化影响的越来越大的压力,这项研究将帮助决策者可持续地管理海洋环境和经济。

   六个项目包括:

   1.恢复海草保护英国海洋财富(ReSOW UK)

   项目由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领导。

   英国政府已经认识到,基于自然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是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海草草甸在海洋沉积物中创造了高效和长期的碳储存机制,并且可以通过增强重要物种(例如大西洋鳕鱼)的养鱼栖息地来提高对渔业生产力的支持。

   ReSOW UK项目将为生态恢复提供证据和战略愿景。该项目将促进对海草场实施有见地的管理和恢复措施,从而为英国带来可持续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净增长。ReSOW UK项目汇集了与英国海草管理和恢复有关的主要科学家、政治机构和非政府组织。

   2. 英国沿海社区可持续发展和复原力

   项目由英国埃克塞特大学领导。

   气候紧急情况、英国脱欧和Covid-19 正在给沿海社区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ROCC 将揭示如何加强海洋资源使用者对环境、监管和社会文化变化的适应能力,同时,改善沿海社区的福祉和海洋环境的健康。

   研究将首次开发关于复原力、福祉和可持续性的关联视角,以系统地确定协同作用,支持英国从业者和决策者共同实现这三个目标的研究。

   该研究将侧重于德文郡和康沃尔郡的不同海洋部门,以开发适用于英国其他地区的证据、工具和合作伙伴关系。

   3. 有适应力的海岸:优化协同效益解决方案(Co-Opt)

   项目由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领导。

   在2017年英国政府风险记录中,沿海洪水是仅次于大流行性流感的第二大风险。仅在英格兰就有超过180万个家庭面临沿海洪水和侵蚀的风险。受海平面上升驱动,下个世纪沿海灾害将不可避免的增加。必须确保英国海岸得到有效的管理,以便海岸防护能够适应未来的气候。

   因此,Co-Opt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开发一个新的基于综合和跨学科系统的框架,该框架将有效地支持沿海和海岸线管理从坚固的"灰色"人工防御设施到更温和的"绿色"解决方案所需的过渡。

   按照目前的计划,通过维持如传统海堤等坚固的"灰色"防御设施来来保护海岸不具有成本效益。因此,可持续的沿海管理和适应将需要更广泛的行动,并更多地使用与自然相协调的更温和的"绿色"解决方案。

   4. 生命金字塔:与自然共创可持续未来

   项目由英国约克大学领导。

   地球的自然资源面临着不可持续的需求增长,有证据表明当前的管理方式未能将资源利用转向可持续的未来。

   虽然需要逐步改变,但这种改变必须与消费者需求、渔业实践以及可持续的国家政策保持一致。"生命金字塔"方法集合了对海洋生态系统功能、人类需求和行为的理解,提高渔业管理和渔业产品营销的可持续性,同时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项目将主要开展:

  • 将当前海洋鱼类资源的开发模式映射到驱动利益相关者和消费者的生态、社会经济金字塔中;
  • 将生态系统恢复到更自然、更有弹性,与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公平状态相适应。

    5. 应对气候影响的海洋空间规划(MSPACE)

   项目由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领导。

   MSPACE是一个高度集成的多学科的共同开发项目,项目旨在推动英国国家四个层级的规划和实施气候智能型海洋空间规划(MSP) 的能力。

   MSPACE以针对环境、物种和栖息地的大量最先进的海洋气候变化建模预测目录为基础,通过现有的专业知识与合作伙伴关系,以及联盟独有的世界领先的空间分析与建模方法开展研究工作。

   MSPACE 还将利用与英国政策和行业社区的重要合作伙伴关系,与他们共同编写关于气候变化给英国专属经济区的渔业、水产养殖和海洋保护部门,在近期为海洋空间管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报告。

   6. 将多元价值观融入英国海洋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项目由英国朴茨茅斯大学领导。

   项目目标是使英国海洋政策利益相关者和研究界的跨学科能力发生持久的变化,以识别更多不同的声音和价值观,并将其纳入英国海洋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政策中。

   研究人员将推动变革研究的创新和创造性议程:

  • 显着提高对基于价值观的海洋管理的理解
  • 提供可操作的工具和方法,可直接用于英国当代海洋管理实践。

 

 

 

原文链接:Investing in a sustainable future for our coastal economies

编译:李学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