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科学信息动态-政策扫描 海岸科学信息动态-政策扫描

回到完整页面
«返回

内容

《深圳市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2018-2035)》发布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8-09-11 

 

构建全域陆海生态空间

  《深圳市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2018-2035)》(简称《规划》)日前发布。9月10日,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委员会主任王幼鹏作客民心桥,围绕《规划》内容进行重点解读。

  据了解,《规划》划定了深圳海岸带区域总面积约859平方公里,包含陆域面积和海域面积,将生态文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构建全国首个全域陆海生态空间格局的设想。

  滨海地区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黄金岸带"

  深圳是一座海滨城市。海域面积达114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强,海岸线长260.5公里。如今,深圳的滨海地区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黄金岸带",是人口、资金、科技、信息等要素最为集聚的地区,分布着前海-蛇口自贸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海洋新城等城市发展重要引擎,以及宝安机场、盐田港等重大国际交通枢纽。同时,滨海地区也承担着提升生态质量和城市品质的重要功能,分布着深圳湾十五公里滨海休闲带、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大鹏半岛等大量生态保育基地和公共活动空间。

  2012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实现规划、国土、海洋管理三合一,建立了陆海统筹的体制机制平台。深圳自2016年启动编制《深圳市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从保护与利用两方面入手,协调海岸带地区的发展。其探索和实践经验将为国家加强对"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统一管理提供改革示范,形成可借鉴、可参考的深圳示范样本。

  划定海岸陆域建设管控区

  《规划》划定海岸建设管控区,实施岸带精细化管控。海岸带地区以海岸线为界,向陆一侧划定一定范围的管控距离。其中,核心管理区向陆一侧划定35米到50米的管控距离,协调区划定100米的管控距离,鼓励有条件的区域扩大管控距离。海岸带地区新建及更新项目应严格落实管控退线要求,已批未建项目宜按管控要求进行方案优化,提高滨海空间品质。

  划定陆域海域总面积约859平方公里

  《规划》指出,本次海岸带规划结合沙滩、珊瑚等自然环境因素及海岸带用地用海等社会经济因素,同时考虑海水入侵、人的景观视角影响范围等,划定出深圳海岸带区域总面积约859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约29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560平方公里。

  《规划》是指导未来深圳海岸带地区的保护与利用的总体性层面规划,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优化陆海空间格局和统筹陆海资源配置等的战略蓝图和行动纲领。《规划》目标对标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从"绿色生态、构建全域生态系统;活力共享、塑造多彩滨海生活;功能提升、优化岸带产业布局;区域合作,推进湾区一体发展"等四个方面推进创建"世界级绿色活力海岸带"。

  从空间上,《规划》建构"一带、三区、多单元"海岸带空间结构。一带是指以海岸带作为陆海空间耦合的重要发展轴带,将全市1997平方公里的陆域和1145平方公里的海域共同作为城市发展空间统筹规划管理。三区分别是东部山海生态度假区、中部都市魅力休闲区、西部创新活力湾区;多单元是指为加强湾区陆海管控,划定多个湾区单元,探索编制陆海一体的空间详细规划。

  王幼鹏介绍,《规划》将生态文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未来几年,深圳将努力构建全国首个全域陆海生态空间格局。重点保护现有优质的原生自然岸线、红树林、珊瑚礁等典型生态系统,营造更好的近岸生态环境和生物栖息地;将陆域基本生态控制线与海洋生态红线进行无缝对接,突出陆海生态空间的融合共生,构建全域生态系统;结合国际经验和深圳实际,确定了海洋环境质量、入海污染物控制、海洋生态保护与管理能力建设等四个方面17项量化指标,作为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考量因素。

  深圳将构建韧性减灾体系。海堤工程设计应与海陆详细规划进行充分衔接,一体化设计。推荐采用湿地及多层自然护堤方式的海堤工程,实现防潮与亲水的共赢,构建韧性减灾体系。

  形成市民亲海的公共空间

  此次《规划》还提出,要打造贯通深圳东西两岸的全线环海绿道系统。通过建设文化休闲娱乐设施,打造多彩滨海生活,形成市民亲海的公共空间。

  规划提出建设三类文化休闲娱乐设施。一是对大鹏所城、梅沙烟墩、固戍码头等历史文化遗迹进行修复保护活化利用,部分渔港可结合美食文化进行提升;二是新增滨海公共文化设施。全市通过打造若干海洋地标,提升深圳国际海洋地位,点亮深圳绿色活力海岸带。包括规划大鹏国家海洋公园、海上科技馆、海洋博物馆、滨海歌剧院等海洋地标建筑;三是建设海洋大学、科研、科普教育基地。

  同时,通过海上航线及海上运动设施的设置,让市民通过海上的视角来体验深圳。推进溪涌、湖湾等公共海滨浴场的开放及建设,同时,研究在西部岸带适当增设人工沙滩的可行性。结合海上交通的规划设计,对海上活动如潜水、帆船、冲浪、海洋美食、沙滩排球等海洋活动体验进行策划,结合滨海慢行路径与绿道系统,形成整体的山、海、城旅游路线,通过海上看深圳,提升海洋文化体验,打造全息海洋文化生活。

(记者肖陆军 通讯员刘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