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领域动态 相关领域动态

回到完整页面
«返回

内容

深远海养殖发展方式战略研究取得进展

 

来源: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姚慧雅                     发布时间:2021年4月14日

 

海水养殖是人类主动、定向利用国土海域资源的重要途径。自1986年"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方针确定以后,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产量由150万t发展到2018年的2031万t。目前,中国海水养殖仍以近海筏式、底播、池塘和吊笼养殖为主,产量占总量75%,存在养殖布局不合理、养殖密度过高、养殖品质不高、生产方式对环境影响较大等问题,亟需拓展养殖新空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深远海养殖是突破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约束性挑战,实现新时期我国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基于此,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深蓝渔业工程联合实验室主任徐皓研究员带领团队开展深远海养殖发展方式的研究,并取得新进展。

研究基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关于深远海养殖发展的定义,根据中国沿海陆架较为平坦、海水养殖业发展水平等因素,结合3海里内禁止排放未经处理海上生活污水的标准,定义中国深远海养殖概念为:设置在离岸3海里以外、水深在25~100 m、无遮蔽的开放海域,以远程管控设施装备为保障、陆海补给系统为支持、对生态环境无负面影响的工业化海上养殖生产方式。

研究提出养殖品种选择、养殖系统构建、养殖海域规划是关系深远海养殖产业稳步有序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养殖品种选择方面,应重点考虑经济潜力、适应水温和养殖技术。一是保证产品规模化生产以后有充分的市场容纳程度、竞争优势和定价权;二是海域全年的水温变化必须与养殖品种相适应,使更多时段的水温符合养殖生物最佳生长温度要求,以缩短养殖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三是养殖品种需具备良好的符合工业化养殖要求的种质性状,以利于集约化养殖、转运与高值化加工,并配套成熟工厂化繁育体系、养殖生产工艺、病害防治和疫苗免疫技术以及全过程饲料配方生产体系,保障深远海生产系统高效运行。在养殖系统构建方面,应重点考虑不同养殖系统应用于深远海养殖的适宜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养殖系统要合理利用海域空间,创造适宜集约化养殖、高效生长的水温、水流等水质条件,其结构与锚泊系统能够对应风浪流的危害,满足海上生产特有的管控要求,保障恶劣海况下人员、物资和养殖生物的安全,同时在成本上要具备规模经济效应。在养殖海域规划方面,应重点考虑养殖排放、环境承载力和海域条件,基于养殖排放总量、养殖水域水动力、水域环境对营养物质的同化效率等因素,评估特定水域的养殖规模,避免水域环境受到负面影响。
 

研究认为,养殖工船是工业化的海上综合生产、生活系统,其经济可行性必须建立在有市场价值的品种、规模效应和产业链上,相比网箱(养殖平台)优势在于:一是可自主航行选择适宜水温海域,实现无季节差生产,同时避免养殖生物为对抗水流消耗过多的能量,提高饲养效率;二是可阻止疾病和外来物种任意入侵,防止逃逸和病害;三是可有效规避台风、赤潮等自然灾害,解决固定养殖平台定点排放对海域环境污染的问题。网箱(养殖平台)和养殖工船两种方式各具特点,可相互协同,考虑到水深、潮位、波浪、管控距离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养殖设施在未来深远海产业发展中,将有其性能优势最大化的设置水域和协同的生产方式。
 

研究建议,未来在品种选择方面,应筛选生物学、行为学基础研究积累较为完善,并且苗种繁育和养殖技术较为成熟的品种,为深远海养殖新兴产业初期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减少风险;同时加快建立目标品种工业化人工苗种繁育技术和养殖工艺,制定目标品种深远海养殖技术操作指南。在养殖系统构建方面,开展游弋式、浮式、半潜式等适用于不同养殖海域和条件的大型专业化多功能养殖船型和平台构建技术研究,研发集苗种繁育、成鱼养殖、饲料加工、捕捞渔船补给及渔获物冷藏冷冻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大型养殖平台和设施,发展管控、维护和抢险的平台运维技术和装备,支撑深远海养殖系统稳定运行。在养殖海域规划方面,推进深远海海域及相关岛礁使用权审批、陆上基地建设用地与配套码头、养殖许可等政策完善,建立基于环境承载力评估与控制的区域性规划,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规范的产业和政策环境。
 

本研究由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深蓝渔业工程联合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徐皓研究员团队完成,工作得到了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深蓝渔业"技术创新工程专项(2018SDKJ03)资助。
 

论文链接:http://fm.fmiri.ac.cn/CN/Y2021/V48/I1/9

 

 

原文链接:深远海养殖发展方式战略研究取得进展